2015年中国劳动力市场展望

2015年中国劳动力市场展望


 

    劳动力市场是指一个地区的劳工供求市场。目前全球劳动力市场形势同此凉热。在全球经济增速趋缓背景下,全球就业面临严峻挑战。根据国际劳工组织预测,2014年全球劳动力市场不会改善,失业率将升至6.1%,失业人数在2013年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420万人。其中发达经济体和欧盟地区失业率为8.6%,中东欧非欧盟国家及独联体国家为8.3%,东亚为4.7%,东南亚和太平洋地区、南亚分别为4.3%和4%,北非地区则将达到全球最高的12.2%。从现在到2018年,全球失业人口将达到2.18亿,虽然每年有4000万个新增就业岗位,但不能满足每年4260万新进入就业市场劳动人口的需求。2015年中国所在的亚太地区将作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为引领全球经济复苏,实现强劲、可持续和平衡增长做出更多贡献,中国政府将稳中求进,实施适宜的宏观经济政策,着力支持经济增长,有效创造就业。 

 2014年中国劳动力市场回顾 

就业是民生之本。市场化就业是中国就业的主力军。据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2014年对全国100个城市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第三季度供求信息进行的统计分析,目前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状况主要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特征: 

一是劳动力市场供求总体平衡;与上季度和去年同期相比,市场供求人数均有所减少。从供求对比看,用人单位通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招聘各类人员约554万人,进入市场的求职人员近509万人,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约为1.09,与上季度相比下降0.02,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0.01,市场供求总体保持平衡。与去年同期相比,本季度的需求人数和求职人数分别减少了24.2万人和26.1万人,各下降了4.5%和5.2%。 

二是从行业需求看,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建筑业、住宿和餐饮业用人需求均有所减少。与去年同期相比,用人需求增加较多的行业有: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106.7%),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21.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7.5%),制造业(+4.7%)。用人需求减少较多的行业有:租赁和商务服务业(-31.8%),批发和零售业(-11.9%),房地产业(-11.8%),建筑业(-8.6%),住宿和餐饮业(-8.5%),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2.2%)。 

三是各区域市场劳动力需求均略大于供给;与去年同期相比,东、中部市场供求人数均有所减少,西部市场需求人数略有增长而求职人数略有下降。东、中、西部市场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分别为1.06、1.06、1.20,市场用人需求均略大于供给。与去年同期相比,东部地区市场需求人数和求职人数分别下降了7.3%和7.2%;中部地区市场需求人数和求职人数分别下降了6.6%和4%;西部地区市场需求人数增长了6.7%,求职人数下降了1.3%。 

四是进入市场求职的人员中,新成长失业青年与上季度和去年同期相比均有所减少;应届高校毕业生与上季度相比略有增加,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在所有求职人员中,失业人员所占比重为53%,其中,新成长失业青年占25.3%(应届高校毕业生占其中的52%),就业转失业人员占16.6%,其他失业人员占11.1%;外来务工人员的比重为37.1%,外来务工人员是由本市农村人员和外埠人员组成,其所占比重分别为15.5%和21.6%。与去年同期相比,市场求职人员中,新成长失业青年(-11.2%)、应届高校毕业生(-8.3%)、本市农村人员(-6.3%)有所减少;就业转失业人员(+9.1%)、外埠人员(+1.3%)有所增长。 

五是全国十大城市岗位需求和求职排行榜显示,简单体力劳动人员、营业人员、收银员、治安保卫人员、保洁人员、餐厅服务员、厨工、推销展销人员等需求较大,机动车驾驶人员、秘书、打字员、保管人员、财会人员、行政办公人员等需求相对较小。 

六是中、高级技能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需求均有所增长;技师、高级工程师、高级技能、高级技师的缺口最大。从劳动力需求端来看,有58.2%的用人需求对技术等级或职称有明确要求,对技术等级有要求的占38.6%,对职称有要求的占19.6%。从劳动力供给端来看,有59%的求职者具有一定技术等级或职称,具有职业资格证书的占39.2%,具有职称的占19.8%。从供求对比看,各技术等级的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均大于1,劳动力需求大于供给。 

七是从市场供求指数看,当前人力资源市场用工需求保持相对稳定,供求人数均呈现收缩态势。从相对招聘指数看,2014年第三季度市场相对招聘指数为101,处于2009年以来最低水平,特别是2012年以来市场相对招聘指数呈现持续下降趋势,说明当前人力资源市场用工需求增长趋势减弱,但总体看仍保持相对稳定。 

总而言之,2014年中国劳动力市场形势总体平稳,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困难人员就业人数等多项指标平稳增长,但结构性矛盾仍比较突出,一些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部分企业招工难、技术工人短缺的现象并不少见。下半年,2014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及2015届毕业生都将进入市场求职。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用人需求相对不旺的情况下,做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工作任务仍很艰巨。我们预计到2014年底,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会再次超过13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继续保持在4.1%的低位,31个大城市调查失业率也可能继续保持在5.1%的位置。 

  2015年中国劳动力市场展望 

2015年中国劳动力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其形势基本与2014年持平,并且存在略微恶化的趋势。持平的理由: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各地会追求一个比较漂亮的结局;2015年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精神贯彻落实,各项具体改革措施密集出台的一年,改革一定会带来新气象;三是尽管中国经济2015年速度会略微下降,但是2015年世界经济的增长速度会比2014年略高;四是服务业吸纳就业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五是市场机制的作用将有所增强。导致恶化的可能因素有:一是结构性调整会进一步加深,新的产业支撑尚待时日;二是工厂普遍使用自动生产线和机械手的现象逐步抬头,短期内制造业带动就业弱化;三是经济增长速度进一步探底;四是经营环境没有得到明显改善;五是创业活力依然不足。农民工就业稳定性不强,劳动保障权益受侵害的现象还时有发生,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仍然较小,大量长期在城镇就业的农民工还未落户。

从2015年劳动力市场供给端情形来看,现阶段劳动力特别是新成长劳动力供给仍处于高峰期,2015年需要在城镇就业的新成长劳动力仍将处在年均1600万人的高位。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还将有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从2015年劳动力市场需求端情形来看,尽管中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增长,但企稳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稳定现有岗位和进一步扩大就业面临较大压力。因此,供求缺口依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 

其中,从高端劳动力市场来看,201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任务更加艰巨。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始终保持较快增长,2014年将达到750万人左右,另外还有大约100多万未找到工作的2014年高校毕业生。但从需求看,目前转型升级创造高端岗位的速度还难以跟上毕业生数量的增加,适合毕业生的有效岗位相对不足,毕业生专业结构、就业观念与市场需求脱节的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一些影响毕业生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另外, 在转型升级中,产业和岗位需求加速调整,也将对教育适应市场需求的改革提出挑战。 

从中低端劳动力市场来看,就业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当前劳动力市场既面临招一线普通工人难和技术工人的严重短缺,也面临高校毕业生和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难。特别是随着转型升级的加快,受产业需求变化和劳动力供给变化的共同作用,这一矛盾将更加突出。此外,一些落后产能面临淘汰,一些过剩产能需要化解,部分劳动者需要面对转岗再就业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可能带来局部地区的失业风险。 

2015年由于政府力求在遏制风险增加和实现增长目标之间达成平衡,在国有企业和服务业等行业部门开展结构性改革,将有助抵消抑制地方政府债务增长和遏制影子银行带来的影响。未来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工作目标应该是全面促进充分就业、体面就业与和谐就业。 

所谓充分就业是指在某一工资水平之下,所有愿意接受工作的人,都获得了就业机会。充分就业并不等于全部就业或者完全就业,而是仍然存在一定的失业。但所有的失业均属于摩擦性的和季节性的,而且失业的间隔期很短。通常把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时的就业水平称为充分就业。未来中国劳动力市场充分就业的目标是:一方面要保障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就业结构更加合理,在扩大就业的同时,努力消解结构性失业;另一方面,要有效控制失业,保持就业局势稳定,增进劳动力市场的包容度。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所谓体面就业对劳动者来说,就业不仅是获得一份工作,而是获得一个能充分发挥其生产技能和得到尊重的职位。目前,体面就业的精神内涵已经获得广泛的认可。未来中国劳动力市场体面就业的目标是:一方面要使人力资源开发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努力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另一方面,要使就业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创造更加幸福的工作,形成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职工工资收入水平合理较快增长,劳动条件得到较大改善。所谓和谐就业主要是劳动关系的和谐,即在劳动就业过程中的主体与客体之间和谐,包括人与人、人与物(自然环境劳动条件等)关系的和谐。未来中国劳动力市场和谐就业的目标是:一方面要促进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基本形成,使人人选到自己比较满意的职业;另一方面要使劳动者权益保障机制更加完善,不让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受欺负、受委屈。与此同时,基层劳动关系协调工作体系进一步加强,全国乡镇(街道)基本实现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网络化”管理。 

未来劳动力市场管理将进一步规范有序。2015年政府部门将进一步加强对劳务派遣用工的监督管理,深入实施集体合同制度攻坚计划,加强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劳动关系处理,推进工资支付保障长效机制建设,研究制定关于深化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的意见。继续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日常执法工作,元旦、春节期间继续在全国范围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执法检查活动,加大对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工资支付等情况的监管力度,确保农民工按时足额拿到工资报酬,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继续推动基层调解工作规范化建设,提高企业自主解决劳动争议能力,开展集体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研究。大力推进仲裁院建设,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效能建设,扩大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覆盖面,研究制定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案件移送办法。 

2015年,一方面应继续落实就业优先战略,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采取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实现经济和就业相互促进、相互协调;在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主动改善就业结构,把改革发展和促进就业结合起来,以经济发展拉动就业,以就业发展促进经济,实现就业的量的稳定。另一方面,政府应健全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素质;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促进就业公平,营造更加公平、更加和谐的就业环境。在稳定的就业量下,推动实现就业朝着更高质量的方向发展。 

综上所述,我们初步建议政府有关部门把2015年就业工作主要目标确定为: 

----完成2015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任务1000万人以上; 

----把城镇登记失业率要求控制在4.6%以内; 

----将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6%以内; 

----注重提高就业质量(减少脆弱性就业); 

----加强对劳动力市场丧失信心者的统计; 

----完善对劳动力参与率变动的监测; 

----全年开展政府补贴性职业培训不少于2000万人次; 

----加大对残疾就业的关怀性支持; 

----努力消除就业歧视(包括同工不同酬); 

----建立对已出台促进就业各项政策的第三方科学评估。 

  2015年稳定就业总量、优化就业结构的对策建议 

目前全球投资仍以流向证券市场为主,而不是流向能够带动就业的实体经济,这影响了全球就业前景。全球总需求不足也制约了劳动市场复苏,特别是一些发达经济体政府缩减公共开支、提高收入所得税及消费税,增加了私营企业与家庭负担,导致需求下降。2015年中国经济依然有可能实现7%以上的经济增长速度。由于现在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加之宏观调控措施得当,经济能够保持中高速的增长,经济运行将总体处于合理区间。未来改革红利进一步释放,国务院持续推进简政放权,减少行政审批事项,进一步激发经济活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其中最重要的是带动就业能力最强的服务业的占比不断提高,2015年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将继续有所回升。但是,积极发展劳动力市场全面促进就业的意识绝对不能松懈。 

一要常抓不懈,切切实实把就业作为民生之本。2015年将深入推进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加强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建设,健全创业服务体系,优化创业环境。 

二要进一步关注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2015年将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放在首位,狠抓政策落实,加强分类指导,深入实施大学生就业促进计划、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第二届部分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专场活动,搭建供需对接平台,集中帮助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创业。 

三要狠抓工作现场的安全。应该不断完善在职业安全与健康方面法律法规标准制定、狠抓粉尘安全管理和爆炸事故防范、狠抓安全监管监察能力建设和人员培训,把就业现场安全生产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让就业变得更加安全。 

四要坚持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不动摇,深化就业制度改革,大力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提高人力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和总体效率。2015年将强化公共就业服务,研究完善就业失业登记管理办法,推进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标准化建设,健全公共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加快推进就业信息全国联网。制定出台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 

五要进一步提高就业质量特别是青年就业的质量。国际劳工组织认为,各国在经济增长为动力产生的就业机会和青年就业的真实质量并非正相关。例如中国经济稳健,青年失业率相对低,但就业质量差。只有从“经济增长速度”和“青年就业质量”两个坐标综合考虑,才能恰当反映不同国家青年就业问题。中国政府现在既要稳定经济,又要专注于缩小技能差距,提高就业质量,让青年就业特别是青年大学毕业生就业更加令人满意。 

六要不断强化人力资源培训。劳动者素质的内涵是指劳动者本身具有的认识、改造主客观世界的条件和能力。必须注重人力资源素质的提高,切实加强各种人力资源的培训特别是转业人力资源的培训。 

七要高度重视残疾人就业问题。中国城镇残疾人登记失业率为10.8%,是最困难的就业群体。2015年将积极稳妥推进公平就业,研究规范国有企业招聘行为,加大对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帮扶力度,确保“零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            

 

 
作者: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博导 杨宜勇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黄燕东  来源: 《中国经济报告》2015年第1期
[关键词]:   劳动力  

合作共赢,共创未来

量身定制你需要的免费论文和资料和报告

相信我们!,我们有15+服务经验, 经济管理论文资料、MBA/EMBA论文搜集、指导和修改等

提交论文需求

15+年的经验,值得信赖

可以QQ联系我们:896161733;也可以电话:18121118831

**涉及个人信息严格保密,敬请放心

商务服务

可以微信或者电话联系:18121118831

商业计划书

商务文档撰写

提供商业计划书、投资计划书咨询、撰写和指导

点击查看详细

可行性研究报告

商务咨询业务

服务企业、政府和投资者,提供各个产业可行性研究报告撰写和咨询服务

点击查看详细

物流产业园区规划

商务咨询业务

为企业提供物流园区规划咨询,包括市场调研、可行性、总体战略和运营规划等等

点击查看详细

PPT设计制作

商务PPT制作

商业计划书是一份全方位的项目计划,它从企业内部的人员、制度、管理以及企业的产品、营销、市场等各个方面对即将展开的商业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包含论文PPT)。

点击查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