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互联网创造了很多东西,也毁灭了很多东西。当电视撞上互联网,是生门还是死穴?在中国特色“可管可控”模式下,互联网电视能否照样风生水起?面对纷繁复杂的形势,运营商究竟如何选择,应该何去何从?
互联网电视业务的定义
互联网电视(OTT TV)业务的兴起始于2007年苹果公司在海外市场销售的“Apple TV”,以后整个世界都开始关注互联网智能电视。苹果公司借助Apple TV在互联网电视领域持续运作,到2012年Apple TV机顶盒占领了美国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而在我国,2013年带有互联网功能的电视机销量已占电视机整体销量的70%以上,2015年进一步提升至90%,可以说电视机已基本完成互联网化。可见,互联网电视业务在当今已呈风起云涌之势。
那什么才是OTT TV呢?广义OTT(Over the Top的缩写),泛指基于顶层的业务。业务提供者无需拥有自己的物理网络,直接在运营商的互联网物理网络上运营。我国互联网电视是指通过公共互联网面向电视终端传输的可管可控的IP视频服务和互联网应用融合服务。
我国互联网电视与国外OTT TV业务最本质的区别在于采用了可管可控的模式,由广电总局认可的集成牌照方负责提供内容播控,且互联网电视与牌照方客户端完全绑定,通过牌照方的集成播控平台对客户端实行控制和管理。目前,广电总局共发放了7张互联网电视牌照,分别是以CCTV为主体的CNTV、湖南电视台、百视通(依托上海电视台)、杭州华数(依托浙江电视台和杭州电视台)、南方传媒(依托广东电视台)和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运营商发展互联网电视业务的机遇与挑战
互联网电视的趋势不可阻挡,而电信运营商发展互联网电视业务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主要表现在:首先,具备较大基数的手机上网用户以及宽带上网用户,通过全网营销即可迅速大规模开展业务;其次,具备完善的资费通道,通过订购自有业务的形式即可实现付费业务;再次,视频业务需大量的IDC资源以及宽带成本,具备先天优势;最后,具备较强的产业整合能力以及丰富的产业整合经验,可通过聚集平台提供商、服务提供商以及内容提供商,以合作共建的形式来构建整个产业链,实现业务快速、平稳发展。
有机遇就会面临挑战。随着互联网电视时代的来临,运营商在发展用户、增加收入和改善视频用户体验方面都遭遇挑战。首先,现有内容应用难以满足用户需求,已有的内容应用遭遇互联网内容提供商的激烈竞争,IPTV业务体验有待改善。其次,家庭终端操作复杂,响应慢,业务体验差,终端不够智能,且遥控器操控复杂,EPG菜单混乱,频道切换时间和菜单响应时间超长。最后,未有效发挥自身优势,业务形态和商业模式单一,缺乏强大的终端统一接入能力和家庭互联能力,TV、PC、手机和平板电脑信息隔离,缺乏创新业务和融合体验。
互联网电视业务整体技术方案
互联网电视平台软件系统架构
互联网电视软件系统主要分为内容层、核心骨干网CDN、终端接入平台CDN以及终端四层架构。其中,内容层包括内容产生系统、播控系统、EPG和App四个主要功能组件。具体如图1所示。
内容层主要组件功能如下:
内容生产系统:生产各种格式的码流以适应不同终端的视频内容,包括点播、直播类的内容均需经过该系统。
播控系统:存储和管理从内容生产系统生产出来的视频内容,根据业务策划,选择可上线的内容将其发布到EPG门户上,并能对已上线的内容进行紧急下线操作。
EPG:EPG是为用户提供节目访问的页面文件,属于纯静态文件,通过后台节目发布的方式进行更新。
App:App是认证服务,能为终端用户提供合法性验证,后期计费等认证接口可在此服务上交互,EPG的入口从此服务上提供,终端每次进入应用先访问此服务。
核心骨干网CDN和终端接入平台CDN主要组件功能如下:
CDN:CDN网络能极大地提高网络分发能力,通过在不同地域部署多个服务器,把服务和内容“推”向网络的“边缘”,CDN网络可以将单一服务器和网络的负载分散到不同地域的服务器上,以降低地域间的网络负载,其主要包括骨干节点和边缘节点。
SAS(Stream Access Switch)流接入交换机是节目源接收设备,客户的直播源或者点播文件都是通过SAS设备接入到CDN的传输系统中。SAS支持分组,同组内的SAS可以共享存储,系统支持多个SAS组,存储容量可以无限扩展,属骨干节点设备。
SCS(Stream Control Switch)流控制交换机实现边缘节点的流服务和内容的智能缓存。分发能力可以达到4Gbps。SCS对直播、点播业务统一进行分发和带宽管理,多台SCS组成一个节点,单节点分发能力可无限扩展,属于边缘节点设备。
SBS(Stream Balance Server)流均衡服务器是CDN网络中的均衡设备,是全网流量的关键组成部分,主要功能是实现智能业务路由分配、设备存活性判断、设备智能冗余等。目前,SBS支持基于位置的路由、基于负载的路由、组内搜索等多种均衡策略模式。单台SBS可管理50台SCS。
终端:是指智能机顶盒或互联网电视一体机,用来展现互联网电视业务。终端上还可承载其他应用,如本地音视频播放器、网络游戏等。
主要业务流程
点播业务流程如图2所示。
CDN支持三种命中方式,为给用户提供理想的体验效果,暂时以本地缓存命中为主,其他两种为辅。
直播业务流程如图3所示。
直播流注入CDN网络时系统将完成数据接收、加密、包控制和在源接入平面内(SAS)分发等一系列工作。
CDN的每个服务节点都可以提供直播流接入服务,通过实际测试可为用户提供最佳的注入点。CDN具备“一点接入,全网分发”能力,即直播流在任何一个注入点注入后可保证全网范围内的分发质量,因此用户无需担心网络环境差异而考虑同一内容多点同时注入的问题。
关键技术——负载均衡机制
负载均衡系统的主要目的是将用户的请求分配到整个网络中一个合适的设备上并提供服务。从功能上,负载均衡系统是整个网络的控制核心。负载均衡的效率直接决定了全网运行效率以及为用户提供内容服务质量的好坏。
负载均衡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就近性判断,将用户访问调度到最近的区域均衡设备上。流均衡服务器SBS的主要目的是实现服务设备选择,在本大区内的一组设备中选择最适合的一台为用户提供服务。
全局负载均衡进行大区一级的就近性判断,在功能上仅需要能够判断用户所属的大区,并将用户定向回至其所在大区的流控制交换机SCS设备即可。因此,全局负载均衡系统主要完成粗粒度的就近性判断。
从功能上,全局负载均衡系统的功能如下:首先,支持基于静态地址配置的调度策略,能够实现对用户归属大区的判断;其次,支持其他多种策略,包括业务来源、路径检查、用户属性、用户域名等进行辅助;再次,支持多种策略的混合部署和加权策略;最后,能够管理下一级负载均衡设备,并检查所管理的负载均衡设备的状态。
运营商开展互联网电视业务的价值
开展互联网电视业务不仅能为最终用户提供丰富的视频内容,提升操控体验,还能对运营商产生极大的价值。首先,聚合了海量的互联网视频内容和应用,提升了运营商的竞争力和在互联网电视价值链中的地位。其次,可靠的网络保障,有效降低了运营商的建设和运营成本。再次,提升了互联网业务在最终用户中的渗透率,提升了ARPU(Average Revenue Per User),增加了业务收入。最后,为用户提供丰富的视频内容以及卓越的操控体验,增加了用户黏性。
互联网电视业务在我国的发展势如破竹,这对运营商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运营商应顺势而为,借助自身在网络基础条件、用户资源以及资费通道等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快速发展业务,满足用户需求,提升业务体验。同时,通过互联网电视业务吸引最终用户,增加用户黏性,提升竞争力以及促进收入增长,实现由宽带接入提供商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的转型。
作者: 中国联通天津市分公司 李杨 来源: 《通信企业管理》2017年第02期
可以QQ联系我们:896161733;也可以电话:18121118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