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2016-01-14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摘 要:当前,我国正积极推动并建立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由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发展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变。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举措。近年来,青岛市围绕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高端产业集聚区建设,积极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但由于受内外部环境因素制约,青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和竞争能力有待提升。因此,青岛市应积极营造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按照服务生产、服务消费的市场导向,依靠自主创新优势和现有产业带动,实现青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突破性发展。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经济结构转型,经济发展方式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当前,我国正在积极推动并建立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由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发展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变。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举措。因此,科学判断未来市场需求变化和技术发展趋势,加强政策支持和规划引导,强化核心关键技术研发,突破重点领域,积极有序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先导性、支柱性产业,切实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对于推进青岛市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概述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兴起的背景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之下,美国、日本、欧盟、俄罗斯等诸经济体依据各自在全球价值链中的竞争优势,纷纷确定了各自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期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一是美国提出将研发的投入提高到占GDP的3%这一历史最高水平,力图在新能源、基础科学、干细胞研究和航天等领域取得突破,最近又提出其科技主攻方向,包括节能环保和“智慧地球”等;二是欧盟宣布2013年以前将投资1050亿欧元发展绿色经济,保持在绿色技术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三是英国要从高新科技特别是生物制药等方面加强产业竞争优势;四是日本重点开发能源和环境技术;五是俄罗斯提出开发纳米与核能技术。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仍处于起飞阶段,也是从投资导向迈向创新导向阶段的重要关口。我国的比较优势出现了新的变化,这既对传统发展方式形成了压力,也为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创造了条件,因此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势在必行。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

  现阶段,应明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和发展重点。所谓“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应体现国家的战略需求,要体现阶段性特征,《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将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

  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全局性、成长性、导向性等显著特征,是关系产业升级和国民经济未来发展趋向的产业。一般而言,产业升级分为三种形式:一种是产业内的升级,主要是提升产业技术和工艺水平,提高产品科技含量;一种是产业间的升级,就是沿着产业链向附加值高的产业延伸,现在讲的产业升级主要是指制造业向现代服务业的延伸;一种是建立在重大科技创新基础上的产业升级,就是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属于产业升级的最高形式。

  (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义

  从战略高度看,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引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可以抢占技术和经济发展的制高点,提高国际竞争力;二是可以突破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三是可以拓展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四是可以推动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二、青岛市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状和目标

  近年来,青岛市围绕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高端产业集聚区建设,积极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呈现强劲势头,其中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产业实现更高水平发展,产业集聚度不断提高,辐射拉动作用日趋加大;新能源、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条逐步形成,发展后劲不断增强。截止到2014年6月底,青岛市突出定向招商,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成效明显。立足抢占先进制造业制高点,共累计引进定向招商项目54个,其中北斗公共位置服务平台、3D打印生物医疗技术研发产业化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签约;重点推进的150个新兴产业项目,100个在建、计划投资额303.9亿元,领域覆盖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工业机器人等重点领域,将进一步提升新兴产业规模和竞争力。

  《青岛市十大新兴产业发展总体规划(2014~2020)》日前出台。在规划确定的十大新兴产业中,青岛将发展新材料、节能环保两大优先产业,培育航空经济、邮轮游艇、海洋生物医药、工业机器人四大优势产业,形成海洋仪器装备、海水淡化装备、海洋新能源、3D打印四大前瞻产业。到2020年,十大新兴产业的产业链条基本形成,成为支撑未来青岛市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跻身国内新兴产业发展领先城市行列。根据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在产业规模上,青岛十大新兴产业增加值要突破180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在创新能力上,新兴产业各类研发机构要扩展到1500家,其中国家级突破150家;在企业发展上,全市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要突破2000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500家,小微企业达到万家以上,重点培育100家科技小巨人企业。

  (一)发展两大优先产业

  1.新材料产业

  2013年新材料产业产值达到759亿元。作为国家新材料产业基地、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和低碳城市试点,青岛市在新型高分子、防腐防污、功能纤维及新能源材料领域具有较强竞争优势,旭域土工高性能聚合物格栅材料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1/3。2020年产值将突破2000亿元,增加值将突破500亿元。将围绕高速列车、汽车机车、船舶海工、航空航天、石油化工、家电电子、交通运输、土木工程、节能环保、健康医疗、新能源等产业发展需求,进一步提升产业层次,形成产业特色,做大产业规模,建成国际知名的新材料产业基地。

  2.节能环保产业

  2013年节能环保产业产值约为800亿元。2020年总产值将达到2000亿元,年均增速15%以上。将以建设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和董家口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为契机,构建骨干企业拉动、品牌效应明显、创新能力活跃、具有特色的全国节能环保产业基地。

  (二)培育四大优势产业

  1.航空经济产业

  目前青岛市拥有国内最大的民营航校、CESSNA授权维修中心等。2020年,增加值将达到300亿元。航空旅客吞吐量将达到26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将达到42万吨。依托现有流亭国际机场和即将建设的胶东国际机场,做大做强青岛航空公司,规划建设航空产业园区,大力发展航空制造,积极发展通用航空,提升航空运输服务保障水平,构建配套完善、竞争力强、面向国际的航空产业体系。

  2.邮轮游艇产业

  目前青岛市邮轮游艇产业发展处于国内先进水平,现有游艇企业30多家,约占全国的8%,拥有各类游艇俱乐部近30家,约占全国的15%。2020年,增加值将突破300亿元。加快建设邮轮游艇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推动邮轮游艇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构筑游艇研发设计、装备制造、会展营销、休闲娱乐和综合服务于一体的游艇产业链,建设东北亚国际邮轮母港、海上旅游集散枢纽和邮轮游艇港城互动示范区。

  3.海洋生物医药产业

  目前初步形成崂山、红岛、黄岛等特色产业园区,2013年产值达到113.8亿元,约占全国的20%。2020年产值将达到500亿元,实现增加值150亿元。依托海洋生物科研优势,培育发展重点园区、科研机构和优势企业,推动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加快发展,建成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研发、孵化和生产基地。

  4.工业机器人产业

  2013年实现产值近3亿元,科捷、前哨精密、诺力达、宝佳等重点企业达35家,高新区国际机器人产业园集聚效应突出。2020年产值将达到400亿元,增加值突破100亿元。引进国内外主要工业机器人制造企业和研发机构,加快青岛国际机器人产业园的建设,扶持初创企业和配套企业,打造全国重要的工业机器人制造中心和产业基地。

  (三)形成四大前瞻产业

  1.海洋仪器设备产业

  目前在国内海洋环境监测装备领域,青岛市占据重要地位,海洋水下焊接技术、海洋生态监测传感器技术填补国内空白。2020年产值突破100亿元,增加值将达到25亿元。培育骨干企业,完善科研基础设施,发挥产业创新联盟作用,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实施集聚发展战略,推动海洋仪器设备产业上规模、上水平。到2020年,实现关键核心设备自主研发制造,基本建立海洋仪器装备产业体系,形成一批特色产业园区,打造研发、设计、制造“三位一体”的国内一流海洋仪器设备产业高地。

  2.海水淡化装备制造产业

  目前青岛市海水淡化装备制造业约占全国市场份额的10%左右,双瑞环境船舶压载水管理系统技术世界领先,南车华轩建有国内最先进的反渗透膜生产基地。2020年产值将达到60亿元,增加值突破15亿元。依托青岛国家海水淡化示范城市建设,提升产业规模和技术水平,完善海水淡化装备产业链,打造国家级海水淡化装备制造基地和全球重要海水淡化装备制造中心。

  3.海洋新能源产业

  在海洋新能源开发利用技术和试验示范基地建设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已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套实用的海洋温差发电装置,使我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第三个掌握该技术的国家。2020年产值将达到100亿元,增加值突破25亿元。积极推进海洋新能源技术产业化,提高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发展成为全国领先的海洋新能源技术研发中心、装备测试基地和开发利用示范区。

  4.3D打印产业

  目前培育形成尤尼科技、前哨精密、希迈科等一批重点企业,在生物打印机、金属打印机研制方面具有科研优势。2020年产值有望突破100亿元,增加值达到25亿元。

  实施创新驱动与市场拉动“双轮”驱动,努力实现3D打印技术及产业化突破,预计到2020年实现商用型3D打印机、打印材料及3D打印生产服务产业化,培育出若干个居国际同行前列的品牌企业。

三、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过程中存在的内外部环境制约因素

  (一)外部环境制约因素

  1.各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存在盲目性

  在新一轮发展机遇面前,各地都存在“抢先发展、先行先试”的思想,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冲动强烈。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还没出台,就已经有18个省提出打造新能源基地,近百个城市把太阳能、风能作为支柱产业,有的地方立即提出在“十二五”期间每年实施10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项目等,从全局来看存在布局雷同、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的隐患。

  2.市场发育程度不够,有效需求不足

  从长远来看,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广阔,但目前国内这方面市场需求还存在不明显、不确定、不主动的情况,市场发育程度较差,有效需求不足,不少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主要销往国外市场。比如光伏产业,90%以上的市场在国外,一半以上的原料需要进口,“两头在外”,生产中产生的污染却留在了国内,产业发展的持续性、稳定性很难保障。

  3.科技支撑体制机制不完善

  现在我国科技资源归属不同,难以整合,综合利用效率低,科技成果产权、科技经纪人等科技市场体制不完善。有些企业和产品技术起点不低,但迟迟不能产业化,本来站在技术领跑线上,最终却丧失了领先优势。有的地方科技资源丰富,研发成果相当可观,在当地转化成产品的却不多,科技、经济“两张皮”现象突出。

  4.产业投资体制不健全,资金投入不足

  国家现在还没有形成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完整、具体的投融资政策。目前我国技术研究与开发经费占GDP比重不足1%,与发达国家平均2.2%的水平相差很远,甚至达不到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特别是对有技术、有活力、有创业激情的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小、渠道少,资金问题仍是这些企业发展初期的最大瓶颈,创业创新投资环境亟需改善。

  (二)内部环境制约因素

  1.战略性新兴产业链条还不够完善,规模偏小,对全市经济发展贡献份额不足

  青岛市绝大部分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集中处在投资小、技术含量低的产业链中下游位置,对于资金密集、技术密集的产业链上游核心环节涉足较少,产业核心企业还比较少。企业缺乏有效的产业组织形式,很多企业规模偏小,研发能力不足,力量分散,企业经常单打独斗,恶性竞争的局面时有发生。在国民经济中所占份额明显偏低,对结构优化、产业升级的带动作用不够,整体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2.产业技术的消化、吸收方式还需要进一步优化

  目前青岛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已经培育和引进了一批龙头企业,但部分龙头企业特别是外资企业存在产业技术难以向外部企业扩散的问题,导致不能在现有水平上提高技术创新的能力,产业链协作度和关联度不高,与其配套的上下游产业未完全进入,尚未形成配套齐全,功能完备的分工合作的产业链,产业技术的消化、吸收方式还需要进一步优化。

  3.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才和科技资源不足

  战略性新兴产业普遍具有技术密集、人才密集的特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最大的制约主要来自于人才和科技资源的相对缺乏,技术创新研发投入不多、研发装备落后、技术人才不足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吸引高层次人才的政策环境优势不明显。自主培养人才的潜力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和发挥,特别是产业技术领军人才更为稀缺,这种情况导致青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缺乏自主技术和核心技术,在产业竞争中受制于人,缺乏竞争力。

  4.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划引导和政策支持有待加强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化过程中会有很多不确定性,如技术的不确定性、需求的不确定性、市场的不确定性等。这使得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充满了风险。因此,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更加细致和有针对性的政策支持,比现有主导产业更需要人才支撑、资金保障和政策扶持。但从目前情况看,一些促进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实施效果不明显,产业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如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难以吸引全球有影响力的知名企业落户,影响了产业创新和竞争能力的提升。

  四、青岛市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对策建议

  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着未来技术和产业发展的方向。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应放在技术创新和推进产业化这两个方面。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抓住2014年6月国务院同意设立青岛西海岸新区和《青岛市十大新兴产业发展总体规划(2014~2020)》出台的战略机遇,积极营造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按照服务生产、服务消费的市场导向,依靠自主创新优势和现有产业带动,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一)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全球产业发展新的制高点

  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青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抢占未来世界产业发展制高点的关键所在。青岛要努力把握全球新技术革命发展路径和未来产业发展方向,以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和本土优势为总体要求,超前规划、发展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政府规划研究、战略布局、管理服务和产业政策的引导,支持市属国有企业率先挺进新兴产业。重视原始创新与集成创新、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开展产业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力争通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前沿技术创新,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破解价值链低端循环,提升参与国际产业分工的主控力,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新的就业岗位和新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引领新一轮经济增长和腾飞。

  (二)有针对性地研究制定一系列鼓励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的扶持政策

  围绕十大新兴产业的发展,不断优化体制机制和软硬件环境,在财政资金政策等方面进行重点扶持。准确把握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制定准确的技术发展路线和产业目录,积极融入全球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积极争取国家重大专项支持。着眼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链高端,加强财税金融政策支持,通过财政专项资金,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重点项目,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龙头企业,加快发展有自主知识产权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三)推进产学研深度合作,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能力

  鼓励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骨干企业面向国内外广揽人才,在人才引进与培育等方面进行重点扶持,建立健全技术创新体系,提高产业化能力和品牌影响力。充分发挥驻青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和高级专业人才团队的作用,积极开展新兴产业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活动。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机构的引进。支持产学研合作,研发产业关键技术,推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标准体系建设。鼓励驻青高等院校、职业学校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调整优化专业设置,逐步形成适应产业发展为导向的“定制式”人才培养机制。

  (四)加强定向招商和国际合作,加快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模优势

  以培养龙头企业、带动配套体系为目的,吸引国内外大企业来青岛投资研发生产基地,鼓励和带动民间资本进入或以先进技术、关键设备等形式参与项目的合资合作,鼓励技术持有方以技术入股、设备入股等形式,与投资者建立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合作实体。组织企业积极参加全国、全球有影响力的专业展会,跟踪国际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发展动态。对青岛优先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方向,组织专题推介会和产业链招商活动,促进国际合作,加快做大规模。

  (五)积极拓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空间,构建绿色发展新模式

  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充分释放市场主体的发展活力,依靠市场力量加快发展新兴产业。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工程,在政府采购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优先采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品和服务。鼓励现有主导产业采用有利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能源、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充分发挥青岛海洋资源优势,加强蓝色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技术储备。坚持新兴产业发展与环境生态保护相协调,把生态环境放在优先位置,“有所为、有所不为”,严把环境准入关,构建生态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产业绿色发展新模式。

  (六)积极营造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社会环境

  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风险投资机制,鼓励民间资金和创业风险投资支持青岛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建设。完善公共服务条件,促进具备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加快建设。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是初创企业提高自主创新、科学管理、诚信经营、勇创名牌的意识和水平。健全人才合理合法流动、知识产权保护、反不正当竞争等产业发展环境,鼓励中介服务机构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开展业务。

  (七)积极打造新兴产业重点集聚区

  围绕十大新兴产业,科学布局,重点打造新兴产业集聚区,高起点规划建设硅谷新兴产业集聚区、红岛新兴产业集聚区、黄岛新兴产业集聚区、崂山新兴产业集聚区、胶州新兴产业集聚区等5大特色园区,实施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营销展示、配套服务等上下游产业密切协作和一体化,形成高水平的产业聚集地和产业集群。

作  者:綦刚长    出  处:《青岛社会科学》2015年第4期

[报告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合作共赢,共创未来

需要宏观经济相关资料和报告?

每年为数千个企事业和个人提供专业化服务;量身定制你需要的宏观经济的资料和报告

相信我们!企业客户遍及全球,提供政府部门、生产制造企业、物流企业、快消品行业专业化咨询服务;个人客户可以提供各类经济管理资料、商业计划、PPT、MBA/EMBA论文指导等。

点此填写您的需求

15+年的经验,值得信赖

可以QQ联系我们:896161733;也可以电话:18121118831

**涉及个人信息严格保密,敬请放心

商务服务

可以微信或者电话联系:18121118831

商业计划书

商务文档撰写

提供商业计划书、投资计划书咨询、撰写和指导

点击查看详细

可行性研究报告

商务咨询业务

服务企业、政府和投资者,提供各个产业可行性研究报告撰写和咨询服务

点击查看详细

物流产业园区规划

商务咨询业务

为企业提供物流园区规划咨询,包括市场调研、可行性、总体战略和运营规划等等

点击查看详细

PPT设计制作

商务PPT制作

商业计划书是一份全方位的项目计划,它从企业内部的人员、制度、管理以及企业的产品、营销、市场等各个方面对即将展开的商业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包含论文PPT)。

点击查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