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毕马威国际连续11年发布《基础设施行业的新兴趋势》报告,预测今年全球基础设施行业发展的趋势。在过去的一年中,地方保护主义、气候变化、供应链、通货膨胀和数字化转型等问题,都在影响和改变基础设施行业的发展,其中有的趋势将持续影响未来十年。
全球化正在被日趋严峻的保护主义和民粹主义侵蚀,地缘政治风险无处不在,对地区、政治、经济、贸易和环境等各方面的发展都造成了威胁。如今,在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仍能形成共识的领域中,出于各国民众对公共设施和服务的需求,基础设施仍占据其一。
然而,对全球基础设施参与者来说,投资、建设和运营的环境变得更为复杂。例如,供应链风险可能加大,成本和价格更具不确定性,国际贸易规则也许相互矛盾,部分监管可能脱离了初衷,合作伙伴选择不当可能会被其它方列入黑名单。
基础设施参与者可能会因为这些复杂情形而大大降低决策效率,然而现实却是民众需要更多的基础设施,需要基础设施领导者采取更多的、更迅速的行动。因此,我们认为基础设施参与者须将地缘政治风险和供应链安全放在首位,并制定灵活的有韧性的应对预案。
在埃及举行的COP27会议上,许多国家似乎已形成了一种默契,认为将全球气温上升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已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然而,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频发不断在警醒人们,气候变化已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了威胁,我们不能就此放弃与气候变化的抗争。
今年,我们会看到机构和个人采取更多行动来应对气候变化。减缓气候变化仍然是他们的目标,但适应气候变化也会获得更多关注。许多责任将落到能源和基础设施从业者肩上,他们提供的产品和服务需要在安全性、可负担性和可持续性方面达到平衡。投资也将大量流向清洁燃料、减碳、提高能效等绿色技术的研发中。同时,政府认识到可持续发展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转型的进程也有所减缓。
针对所有新开发的基础设施项目,可持续性将成为基本的先决条件。基础设施参与者必须将可持续发展列为影响其决策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开发商、业主和投资者不但要考虑项目的财务预算,还要开始考虑碳成本。
过去,基础设施建设就是为了满足某种公共服务需求,如今,取而代之的是定制化的解决方案,例如智能交通基础设施可提供共享出行选择。定制化模式提高了基础设施的价值,减少了资源浪费,并扩大了包容性。但同时它也需要数字化技术的全面支持,包括确保数据安全和保护用户隐私。
私营部门参与者是推动基础设施定制化发展的主要力量,因为他们更关注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当私营部门参与者已开始利用技术突破去改变基础设施服务交付模式的时候,政府也需要重新思考在这一变革中他们应该如何去参与。
这一年,我们将看到更多的政府和基础设施参与者不仅仅提供资产和服务,更注重使用结果和用户体验;不仅仅将重心放在提高服务承载量上,更注重为用户提供更多选择;不仅仅为了解决眼前的需求问题,而更多考虑如何为用户提供更好的定制化服务。
在过去一段时间,全球疫情导致供应链紧张,进而带来了通胀压力。对基础设施规划者和业主来说,项目建设需要花几年,融资需要花几十年,而随着通胀加剧和成本上升,项目的投资回报率迅速发生变化,可负担能力也将下降。
合同中的价格风险通常由开发商和投资者来承担,这是因为一直以来工程项目的成本相对稳定,大家认为只有对成本有掌控权的一方对成本管理不善才可能导致价格风险。但是现在,通胀高企、供应链受限和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也会直接导致工程造价变动,承包商已难以将这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反映到合同价款中。
未来一年,我们预计会看到业主和投资者开始重新思考谁应该真正承担资产和投资的成本及价格风险。除了承包商与业主签订合同外,可能还会引入其它的“契约关系”。这需要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承包商和业主、开发商和运营商、采购商和供应商之间都建立起强大的信任与合作,对风险进行分配。与此同时,全球供应链出于地缘政治压力正在发生转移,工程承包商和开发商需要重新评估采购战略,在遵循价格和成本规则的同时,构建起强大的情景规划能力。政府则需要筹措财政资金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从而提振经济活力。
毫无疑问,数字化转型将给基础设施业主、运营方和用户带来新的价值和利益。对于部分已建成的资产来说,由于在规划和设计阶段受限于当时的法规监管要求,在系统整合、数据质量等方面难以完成数字化转型。但仍然有不少业主通过使用数据分析工具以及采用智能仪表、预测性维护系统等新技术来改善现有资产的管理。而新建基础设施则需要全面数字化,将数字化应用嵌入其设计、规划、施工、运维和关闭的整个闭环流程中,例如利用物联网来实现预测性维护,利用数字仪表板来完成监控及报告,这些数字化举措将提高基础设施资产的效率和长期性能。
当前最大的问题在于基础设施业主、采购方、投资方和运营方是否愿意为数字化建设买单,他们是否愿意向其供应链上的各方提供适当的激励来鼓励他们进行数字化设计与合作,另外他们是否具备恰当的技能和经验来将数字化能力转化为实际价值。
这一年,我们预计会看到承包商和开发商继续在其价值链上拓展数字化应用,提高数字化能力,但进展可能比他们希望的要缓慢。我们也会看到更多基础设施参与者将数据分析和自身经验相结合,最大化地挖掘数据可以带来的真正价值。
疫情已经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新兴技术和创新概念为城市活动带来了变革,最明显的例子便是远程办公和线上零售。现在,仍然不断有新的技术和点子涌现出来,例如一些城市在考虑为重型运输工具修建地下交通系统,避免城市路面有卡车行驶。
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由于没有大量历史遗留下来的资产,沉没成本较低,因此在这方面占据了优势。我们看到一系列新的概念脱颖而出,可能会重塑我们对城市的认识。从沙特的“The Line”未来新城市计划,到香港北部的都会区,这些新城市社区的设计和开发,使一键切换生活、工作、娱乐等不同场景成为现实,是共享经济的典范。
今年,我们应该会看到城市、区域和国家政府继续推动城市发展作为经济增长引擎,政府需要根据城市和居民不同的需求和期望去规划城市设计,尤其在住房、交通、商业基础设施等领域,对无法满足需求的情况还要推出适应性措施,而私营部门也将面临许多相关的商业机会。
各国政府在气候变化问题上雄心勃勃,但他们也深知为此需进行的结构性变化耗资巨大,开始考虑可以由谁来承担应对气候变化的成本。全球机构投资者持有并管理着约100万亿美元的资产,超过全球每年的GDP总和。很显然,政府会将机构投资者推向实施气候倡议行动的第一线。
在过去几年中,许多机构投资者在投资和管理资产的过程中,已经引入了有助于达到减碳目标的战略和举措。一些资产管理经理表示,对于还未开展减碳工作的企业,他们会提高资金供给成本,或者撤回长期融资。一些大型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也表明了态度,例如,他们宣布明年之后将不再投资传统油气项目或为其承保。对于寻求长期资本的基础设施参与者来说,这是提醒他们,未来非清洁项目将难以获得资金支持。
眼下部分地区正经历能源危机,考虑到能源保供安全和能源价格上升,许多业主不得不延长使用或继续投资他们之前已不认可的非清洁资产。由于市场动荡,一些资产管理经理也需要重新平衡流动性和非流动性资产,以求达到收益目标。但是,我们相信今年仍然会看到机构投资者、政府和基础设施业主继续运用资金的力量去推动气候变化行动。
随着全球疫情、贸易战和俄乌冲突的爆发,国际贸易协定开始出现分歧。出于对供应链断供的恐慌,许多企业大量囤积原材料库存,造成了资源浪费。另一方面,美国开始游说企业和政府调整其全球供应链和贸易流,优先考虑盟友国家和可信赖的合作伙伴。
各国政府已经意识到,供应链不稳定会给基础设施带来严重威胁,因此他们对业主从哪里采购、与谁合作运营等供应链问题都加强了干预。这对全球基础设施参与者影响巨大,世界的分化和不稳定的同盟关系,让他们发现为客户争取利益正变得越来越困难。
今年,我们预计将看到基础设施参与者开始重新调整全球供应链,投入大量时间、精力和资金,力求将其转变为确保供应安全且更具活力韧性的供应链网络。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可能会看到一些被认为“不太友好”的市场和企业被排除在供应链网络之外。
基础设施造价昂贵,人们冀望它们能持续使用几十年,不希望太早淘汰它们。但是,当前社会对基础设施的需求和期望正在快速发生变化,老旧过时的资产不适应气候变化和技术变革,就无法满足用户需要,还会产生风险。
为此,人们将不得不选择减少沉没成本,淘汰过时的老旧资产,但如何去做?试想,我们要怎么处置一个达不到可持续发展标准的火电站?直接弃用关闭会造成投资者的损失,而卖给对环境监管要求较低的第三方则只是转移了问题。我们希望能有一种解决方案,通过投资技术改造,逐步降低其碳排放直至可接受的范围。但这将需要新的思路和探索,也需要新的融资和监管来支持。
今年,我们期待看到基础设施规划者和投资者开始更具创造性地思考他们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希望实现的结果。业主和投资者需要下决心放弃沉没成本,恰当处置过时资产,才能找到真正解决问题的方法。
过去,基础设施的定义很简单,就是政府为满足公众需求和政策议程而建设的资产。如今,基础设施不再仅仅是政府的职责,它也未必总是只为满足公众需求和政策议程而建。当前在许多情况下,行业之间的界限正在变得模糊。例如,许多传统的能源从业者,已将自己视为能源、技术和基础设施参与者;大型科技公司将自己定位于虚拟世界的连接服务商和服务供应商;就连学校也被设计为可以兼作社区中心、纳凉或防洪避灾的场所。“基础设施”的概念正在扩大,重点在于满足社会的需求,而不仅仅是交付资产。
随着基础设施定义的演变,政府不再是基础设施唯一的提供者,更多参与方将影响基础设施行业的发展。我们会看到投资方、运营方和业主逐步形成合作与进步的伙伴关系及生态系统。只有多方携手,将集合能力发挥到最大,才能更好地响应公众的需求,而这是政府无法独自完成的。
结语
在这个社会、政治、经济和环境都在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如果没有远见卓识的领导力和多方团结的力量,全球化可能就会瓦解,合作可能就会动摇。在基础设施行业,面对复杂的形势和艰巨的任务,政府及其它各参与方不能被过往沉没成本和根深蒂固的系统所束缚,需要大胆尝试新的想法和方法。只有追求创新,才能解决问题。只有相信人类会有更美好的未来,才能汇聚众智众力应对眼前的挑战。
作为基础设施行业的主要咨询机构之一,毕马威中国与毕马威全球八十多个国家经验丰富的基建服务团队一起,为工程承包商、业主、投资方、运营方和政府机构提供贯穿基建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协助。我们希望以上对行业趋势的观察和预判,能够为基建行业参与者的近期和远期规划都带来一些启示和参考。
每年为数千个企事业和个人提供专业化服务;量身定制你需要的行业分析的资料和报告
相信我们!企业客户遍及全球,提供政府部门、生产制造企业、物流企业、快消品行业专业化咨询服务;个人客户可以提供各类经济管理资料、商业计划、PPT、MBA/EMBA论文指导等。
点此填写您的需求可以QQ联系我们:896161733;也可以电话:18121118831